秋天来临时乔安第24章

忙起来,周一紧接着周五,周末短到忽略不提,然后又是新的一轮周一接着周五,如此循环反复,如同一个个首尾相连的闭环,一个月的时间仿佛一瞬就过去了。

这天早上,乔安从床上挣扎着爬起来,按掉闹铃,顺手抓来手机看隔夜的邮件和微信。这一看吓得乔安睡意全无——盛银国际的David邮件发来一张excel表格。点开来看,竟然是按照天数和上午、下午来填写的预计进度表。如此精准的时间统计简直闻所未闻。乔安把表格拉倒最右,赫然发现预计的交表日写着1月18日,比之前预计的时间表早了一个月。

打开微信,林延又在项目大群里发表了一些虎狼之词。

林延:各位,咱们的进度需要抓紧了。大家加把劲,为交表做最后的冲刺。@David你来统筹,跟进一下各条线进度,下午周会我们具体讨论。

杨明:收到,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David:林总,我们已经向给位中介发了每日进度表,等各中介反馈后会统筹向公司汇报

林延:很好。我们要分秒必争,不舍昼夜。@所有人

杨明:收到,分秒必争,不舍昼夜【奋斗】

詹森:分秒必争,不舍昼夜,林总V587!

尹荷:分秒必争,不舍昼夜。A&B不遗余力,全线配合!

戴文:分秒必争,不舍昼夜。冲刺!

看到尹荷和戴文已经代表A&B在群里捧场,乔安也就没有必要回复了。她点开戴文的对话框,问道:丰收项目怎么回事?还有一个多月,现在就冲刺吗?

戴文回给她一个黄豆人微笑的表情。众所周知,微笑代表无语。

戴文:今天下午周会,据说李主席也会参加

戴文:林延这是铆足了劲在主席面前表现呢

乔安:无语,天天陪他演戏

戴文:感觉风雨欲来呢。你准备好了吗?

群里,各个中介纷纷表态,毫无意义的吹捧和迎合源源不断地继续着。乔安把手机丢在一旁,换衣服洗脸。还没有走出家门,谢莉的电话进来了。

“丰收项目招股书这边进度怎么样?差得多吗?”谢莉对乔安说话,向来单刀直入,没有什么客套的开场白。

“差很多。”乔安道:“几个主要部分连影子都没有。审计报告没有出,所以财务章节没办法开始写招股书的财务章节,主要内容是对公司财务的分析,一般会在审计师传阅审计报告,并且各方做完财务尽调后才开始撰写。。行业报告没有出,所以行业章节没办法写行业章节,主要内容是发行人所在的行业概览以及发行人在行业中的定位。这部分内容需要由行业顾问出具报告,并由保荐人出具提纲,才能开始撰写。。物业大表指地产行业的地产项目总览,按照项目的阶段,披露各个项目的面积以及状态。目前还在改,所以业务章节目前也只是个空架子。哦对了,不合规事项在上市项目的中国法律尽调中,会由境内律师梳理不合规事项表格,各方会讨论不合规事项的重大程度、解决方式和披露程度。目前也还没有谈过,据说境内法律尽调进度很慢。”

“我明白了。”谢莉道,“刚才林总给我打电话了,目前这个项目时间表赶得很紧,比预期还要提前很多。投行早上传出来的那个时间表你也看了。现在的情况是林总赶着要提前交表向主席邀功,保荐人态度暧昧,互相推诿,每个中介都可能是替罪羊。我们这边的工作你心里要有数。你和丹妮都很辛苦,千万不能莫名其妙背黑锅。”

“我明白。”ɖʀ乔安回答。谢莉的工作主旨最核心的一条:不背锅。

只可惜这个项目上的客户是林延。林延没什么真本事,推锅和甩锅的功底倒是很深厚。

谢莉道:“明白就好。你在周会上要说清楚,我们招股书不是凭空写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哪个章节需要什么材料,收到后多久才能写出来,这些一定要当着所有人说清楚。”

“明白。”乔安道:“那个时间表我就打算这么给意见,下午周会也会强调。”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你特别注意。”谢莉道,“这个项目上公司和投行关系比较复杂。你要保护好自己,什么都要留邮件或者微信。这样如果有人challenge你,你第一时间就可以把截图发在群里。”

“嗯嗯好的。”乔安答应了。

下午两点周会,主持会议的是David,一如往常地寒暄,点名。乔安想到早上谢莉的嘱托,计划好了要反客为主。

“李主席,林总,各位中介同事。我是A&B的乔安。”乔安郑重其事道,“相信大家已经收到我们昨天凌晨三点半传阅的招股书,请大家先尽快审阅,有什么意见第一时间告知我们。有些信息和表述需要公司以及各位中介提供,确认或者补充。我们在相关的段落留了附注,烦请各位尽快提供。”

“非常感谢A&B的律师。”David语气冷漠地过度,“请大家加快招股书审阅,尽快把反馈意见和补充信息提供给A&B。好,我们往下看招股书验证工作…”

“David,不好意思,我还想再补充几句。”乔安打断了David,“目前我们招股书已经向大家传阅了几个章节,在招股书讨论会也进行了讨论。但是除此以外,还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章节目前我们还无法开始撰写。我想各位中介应该也都非常清楚——比如说行业章节,这部分我们需要收到行业报告以及投行这边的行业章节提纲才能开始撰写。再比如说财务章节,我们需要在收到审计报告——注意是完整的、附注基本全备、接近定稿的审计报告而不是管理账或者报表——并且各方做完财务尽调后才能开始撰写,一般在财务尽调两周后才能传阅第一稿。”

乔安顿了一下,听到电话那头主席小声问:“林延,这是不是一般的工作流程?”

林延照例把问题推给别人,油滑道:“主席,这个要听保荐人的意见。”

乔安没有理会他们,自顾自说道:“此外,如果大家翻看最新的招股书,会看到还有很多信息需要填写,很多表述需要各方同事的确认。我们理解目前的时间表非常赶,所以想配合公司,把工作尽量赶在前面。我们已经把具体需要其他中介支持的部分写在盛银传阅的进度控制表格里,也希望能够帮助保荐人协调下一阶段的工作。”

乔安停顿一下,电话上一片安静,没有一个人插话。她继续道,“我想强调一下,虽然我们是写书律师,但是招股书不是我们A&B的招股书,而是整个工作组共同的劳动成果。不管是尽调、审计、行业分析还是物业评估,任何一方的工作没有做完,我们的招股书都无法完成。我们的工作相对于其他人的工作而言是滞后的,所以我们提前把需要大家配合的事项提出来。希望大家理解和配合。”

她这个锅推得太干净,电话会上的各方又沉默了一阵,David才接上话,语气很是敷衍,道:“好的,我们听到了。我们接下来过下一项工作…”

乔安点开微信。看到了戴文发来了消息:乔律师,你这是把锅推在锅还没有铸成的时候,真是防患于未然的典范

乔安微微一笑,回复道:因为风雨欲来,所以才要未雨绸缪。烂项目做多了,经验丰富

下了电话会,戴文的电话立刻打了进来。

“喂,乔律师。”戴文虽然说得一本正经,但是语气里却带了点笑意。

乔安也有样学样:“喂,戴律师。”

“这个对话,好像似曾相识。”戴文说。

确实是似曾相识,只是之前同样的对话不怎么愉快。乔安装傻道:“有吗?”又问,“你找我什么事?”

戴文道:“我有点好奇,你怎么还在这个项目上?”

乔安道:“我老板的意思是让我再撑一阵,直到招到接替我的新人。”

“你们不是还有一个人,叫查理什么。”戴文问,“就不能换他替你?”

“查理刘。”乔安闷闷不乐,“人家手里都是大项目,忙不来。”

戴文道:“谢莉她这偏心得未免有些明显。”

“我有什么办法,还不是得听她的安排。”乔安苦笑,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你打电话来,只是想问这个?我基本可以给你保证,这个项目至少到交表,我们这边都不会换人。”

戴文沉默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着什么。他问:“你还好吧?”

“我?”

“你——考虑到你要和林延对接工作。”戴文道,“他这个人,我现在是领教了。真本事是没有的,折磨人的手段倒是挺多。他没有为难你吧?”

“他目前主要精力还忙着讨好公司主席。”乔安说道,“我这边的工作,除了进度比较慢,其他倒是还好。”

“那就好。一直担心你,所以打电话问问。”戴文说着,忽然毫无预兆地话锋一转,语气轻松道,“如果我现在问你要不要一起吃个饭,会不会太突兀?”

乔安有些无语。如果戴文直接问乔安要不要一起吃饭,倒是不怎么突兀。但是他这样一说,就显得有点突兀了。

不仅突兀,还有点暧昧。

乔安沉默了。

不少资本市场律师或者banker在长时间繁重的工作压力下,或是出于无聊,或是为了缓解压力,容易和同事产生一些真真假假的暧昧情愫。对此,乔安可以理解,既不批判,也不鄙夷。她唯一的要求,就是这种事情不要发生在自己身上。

她总觉得,这样的暧昧过于轻巧,消遣的意味远大于真正的心动。

她已经有过一次尊严尽失、遍体鳞伤的恋爱经验。越是严重的伤害,新长出来的皮肤就越是纠缠丑陋,绝不可能和之前一模一样。人心也是如此。越是受过伤,就越会生出硬壳,把内心柔软的部分藏起来,好像一层硬茧。

她知道自己受不住再一次的消遣,所以只好拒绝接收暧昧的信号。

她沉默着。戴文也沉默着。他们在电话两头,倾听着彼此的呼吸。

半晌,戴文道:“喂,你怎么不说话?我知道你还在线上。”

乔安无言以对,只能以沉默作为回应。戴文叹了口气,道:“你这个人,我现在才算是有了点认识。”

什么认识?乔安洗耳恭听。

戴文继续道:“你好像一个乌龟,别人只是略微靠近,你就把自己缩进壳子里,拒绝一切交流。哪怕别人是善意的,你也不会轻易出来。你就好像一定要等到一个恶人,去砸开你的壳子,把你伤得皮开肉绽,你才能露出一点真心来。”

乔安心想,你不也是一样的恶人么?虽然表面上是风轻云淡,但是实际上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威逼利诱。

戴文听她还是不说话,忍不住有些无奈地笑了,低低的笑声通过电话线,一圈一圈地缠上来。他道:“我现在就是好奇,你为什么还不挂电话?”

于是乔安就把电话挂断了。